找到相关内容1345篇,用时6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——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之浅探

    的根本精神止恶、修善、利益众生。因此导致诸多佛教徒认为六度等菩萨行门,似乎只是为大菩萨们所说,与个人修学并无干系,而皆乐衷于解脱道的修行,纵有发心,亦不得要领,点到为止。这也是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佛教...佛教。发菩提心而学修六度行者,便是行在瑜伽菩萨戒本,此《瑜伽菩萨戒》所述之菩萨学处,最大的特色就是立足于现实人生,亦即针对我们凡人——初发心之菩萨,以六度为理则而制定的,义...

    圣钦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82357173.html
  • 佛教慈善事业与“人间佛教”思想

    文中也提倡“人间佛教”思想,他说:“我以为我们在信奉的教义中应提倡人间佛教思想,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五戒、十善、、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。《增一阿含经》说&...人间并要利益人间的。我们要提倡人间佛教思想,就是要奉行五戒、十善,以净化自己,广修、六度,以利益人群,就会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,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、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贡献自己的...

    慧弘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10359203.html
  • 义工是菩萨行者 ——圣严法师

    问题也就会逐渐地减少,帮助别人解决困难,自己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。 行六度的菩萨行者 我们称之为义工的,佛教中称为菩萨行者。菩萨行者,便是修行六度法门及法门的发心菩萨,六度的内容,是指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(正知见)的六个项目;的内容,是指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的四个项目。以此二门尽一切善行的一切功德,故在《仁王般若经》卷上,有“六度一切行”的连用语。在中国大乘各宗,便有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4976387.html
  • 佛教道德与人生解脱

    阶级利益,就是他们这个阶级的道德标准。就是说,以阶级利益为道德的总坐标,政治、文化、法律、社会道德等,只不过是这个总坐标上的一个系数。而佛教的道德,则是人类社会的公德。如果‘五戒’、‘十善’、‘’、‘六度’能在社会普及,人人奉持,那么,对全人类的精神文明起到升华和改造的作用,那是难以估计的。因此,有人说,整个佛教思想就是一座道德法庭,这话是不过分的。”?“”、“六度”是指佛教徒对社会应尽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73881122.html
  • 圣严法师:义工是菩萨行者

    减少,帮助别人解决困难,自己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。 行六度的菩萨行者 我们称之为义工的,佛教中称为菩萨行者。菩萨行者,便是修行六度法门及法门的发心菩萨,六度的内容,是指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(正知见)的六个项目;的内容,是指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的四个项目。以此二门尽一切善行的一切功德,故在《仁王般若经》卷上,有“六度一切行”的连用语。在中国大乘各宗,便有使用六度摄万行的语句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431088082.html
  • 致力于国家发展进步是当代人间佛教的基本要求

    我以为在我们信奉的教义中应提倡人间佛教思想。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五戒、十善、、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。……佛陀出生在人间,说法度生在人间,佛法是源出人间并要利益人间的。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,就要奉行五戒、十善以净化自己,广修、六度以利益人群,就会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,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、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。”   中国广大佛教徒对此表示热烈欢迎和响应,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0995058.html
  • 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

    一步步实现“净诸世界”、“庄严国土”的宏愿。菩萨道六度的实质,是在深入众生、投入社会活动,利乐众生中净化自他,福慧双修,庄严国土。大乘道要求菩萨行者以最彻底的报恩心、无缘的大悲心,勇敢地肩负起利乐...“一致奋起建设光荣的国家”,变浊恶的人间为庄严之净土。赵朴老倡导的“人间佛教”,主要旨趣是在社会生活中“奉行五戒、十善以净化自己,广修、六度以利益人群”、“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,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5238923.html
  • 菩萨戒授受的精神所在

    才会按照所受的戒律一点一滴地去落实,成为一个持戒清净的佛弟子。   那么怎样才算持戒清净呢? 就是“念念上求佛道,心心下化众生”。 以弘誓愿为桥梁,依、六度为度众方便,   在因果相续的历史长河...悟证诸法空性的道理。   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应以“”、“六度”的方法为依据去修行,来体现我们生命中真正美好的正面生命价值,培养自我高尚的人格,去利益众生,觉悟有情到达快乐的智慧解脱彼岸。   什么是“...

    释圆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54454018.html
  • 略论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

    心,使此菩提心坚固而不退转:又引起大乘佛教修行者於未来之际,常作各种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众生之事。   除了发大悲心外,大乘佛教在宗教修行和道德实践中还以六度为基本内容。六度亦称六波罗蜜,是佛教所说...过程中,与一切众生相处时应当遵守的种行为准则。这种行为准则是:一布施,二爱语,三利行摄,同事。   布施,布施即以财物或真理(佛法)施与他人,为对治贪嗔之心。布施为六度之一’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30561612.html
  • 略论大乘佛教的道德理想

    方面来讲,最重要的是能引起大乘菩萨行者于未来之际,常作各种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众生之事。   菩萨除了发大悲心,以慈悲精神为修行之根本外,还要在宗教实践中修行六度。所谓六度,亦称六波罗蜜,是佛教所说...实践,是实现佛教道德理想的根本。   摄又称摄事,摄法等,是大乘佛教修菩萨行者在修行过程中,与一切众生相处时应当遵守的种行为准则。这种行为准则是:一布施,二爱语,三利行摄,同事。 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4665666.html